關於我自己

我的相片
就是一隻小耿而已,不過我姓胡....目前蝸居台北公館大學當一個安貧樂道的博士研究生,正在接觸非線性與統計物理相關的領域...吧(心虛),

2012年12月6日 星期四

[活動單]雲心森處賞瀑團


活動名稱: 雲心森處山林賞瀑團

活動路線: 景安捷運站 =(908 or 921)=> 三峽 =(807)=> 熊空 ==>
          ==> 產業道路 ==> 小徑&溪流 ==>雲森瀑布 ==>(原路回)

出發日期:
           2012 12 08

集合時地:
           06:10 捷運公館站
           07:00 於捷運景安站
           (請務必準時,因在三峽要搭到08:30的807公車才能即時前往[轉車約一小時],
            故遲到者不予等候唷)

回程時間:
         預估搭15:50的公車回來, 回到三峽約是 16:40左右,之後要逛街或怎樣隨意..


參考地圖:
http://2.blog.xuite.net/2/e/6/4/18263278/blog_940131/txt/48073777/5.jpg
http://ppt.cc/ljrm


裝備建議:

          0. 概況: 雲森瀑布可由在產業道路叉出之小徑前往,到達路況大致好走,根
                   據近期記錄有部分路段經土石流或溪水及落石衝擊受損,但應該不
                   會太過困難。不過由於是溪流地形,且部分路段必須過溪,應注意
                   身體以及隨身裝備(全身衣物與電子設備)的全防水以及防潮,參考
                   中央氣象局對滿月圓森林遊樂區的天氣預報,周六的氣溫在14~17度
                   之間,相對溼度70%左右 降雨機率10%,感覺應該是適合郊遊的日子XD


          1. 衣著: 地形應該是一般的山徑跟一些溪谷地形(水流中間雜著大小石頭),
                   建議酌具有抓地力又能適應潮濕氣候的鞋子, 褲子建議著快乾或
                   防水的褲子,並避免牛仔褲或棉褲等易吸水材質, 衣著可內著排
                   汗衫搭刷毛衣再外搭防風防潮的風衣,而因為天氣有點濕冷且不
                   確定風大不大,亦建議著保暖的帽子。另建議多帶一件衣服用塑
                   膠袋包著已備落水或淋濕可更換。




          2. 飲水: 600~1000ml


          3. 點心: 野餐用的點心隨意, 不過記得帶一些高熱量點心備用,

          5. 餐具: 小碗小杯, 湯匙或筷子,可能會在瀑布邊煮午餐,或許是泡麵吧?!

          6. 大塑膠袋: 請在包包內放置大塑膠袋,在溯溪或是下雨時放置乾燥衣物與
                       電子裝備避免受潮

          7. 輕便雨衣或雨傘: 遮雨用

          8. 頭燈或手電筒:備用

          9. 拍攝瀑布建議攜帶腳架


備註:

*雨備方案:
   a. 7:00 景安站雨備
      a-1 改揪早餐團
      a-2 捷運三重蘆洲線大富翁探索..
      a-3 改去陽明山

   b. 8:30 三峽客運站雨備
      b-1 逛三峽跟鶯歌老街

   c. 10:00 熊空雨備
      c-1 去逛滿月圓森林遊樂區(票價 100 )
      c-2 在熊空候車亭煮火鍋開趴





* 參考記錄:

2011 0114
http://ppt.cc/RiDG

2012 1002
http://ppt.cc/y5oV




2012年10月10日 星期三

三探七星池,初遇仙氈谷(2012 10 10)

沒有水的七星池, 比較有仙氈谷的感覺

國慶假期,在想著要出去走走,
本來想去南澳,
但上周五突然想到最近台北雨水少,天空又不錯...
那麼.. 應該是個再訪七星池,去踩踩仙氈的日子吧?

說到七星池,自從去年初訪後戀戀難忘,
七星山裂隙谷地,有水成池,暴雨有瀑,
是台北市目前我所知最高的湖泊,
平常沒水時湖邊遍佈柔軟的大金髮蘚
因其柔軟的觸感而使得這個谷地有仙氈谷的美名,

而且如此美麗的人間秘境,卻是下公車後半小時即可以到達的地方,
真是CP值超高的地點,
唯一的缺點就是來這邊爬山會有缺乏運動的感覺 XD

去年十月第一次揪團探訪,
那時谷中有水, 我用登山杖輔助下水探索, 水深多者及腰,深約一米許,
但是因為對地形不熟且裝備不良,探索到中池中間即折返,
但山谷裡雲霧縹緲又充滿生機的水池有若幻境,美麗的讓人印象深刻
2011 1001 七星池初探

去年12月又揪團前往,原本期待連日豪雨會有不錯的湖景,
但是後來因為連日累積雨水倒至水量暴多,湖邊無處可休息而直接撤退,
2011 1217   七星池二探

來過兩次充滿水的七星池,
接著我開始嚮往起了沒有水的七星池,也就是遍佈著翠綠大金髮蘚的仙氈谷,
如果能在藍天白雲的日子裡在柔軟的仙氈谷裡野餐午睡,那應該是很愜意的事情吧!


於是上周五我決定國慶假期要來開個這樣的行程,
只是並沒有很如意,
來跟團的人不很多(野餐要人夠多食物才豐盛阿!),
天氣也在前一天轉差(說好的藍天白雲呢?)
不過即使如此...
今天的仙氈谷還是很美,
我們初步的探索了七星池上中下池的地形...


早上八點在劍潭站集合後搭紅5上山,
約十點鐘到達小油坑循步道前往七星池,
在七月份走南北半縱走跟東西大縱走路過小油坑時,
發現七星池叉被拉起了封鎖線,
本以為有什麼狀況,但是後來查了近期記錄還是有人走,所以我們這次還是進去了...

不知道是不是拉了封鎖線導致更容易找到叉口的因素,
或是因為天氣良好視野優良,
還是有人來特別開過路,
這次整條步道的路跡更為明顯,


連以前夾道阻擋讓我腰痠背痛的箭竹林都整個開闊了..
但這樣好像有失前往秘境道路的氛圍?


10:27到達七星池, 果然無水,是一個開闊的谷地,

少了霧氣雖然失了一點靈動縹緲之感, 但是方便我們探索地形,
這次的主要目標就是來了解一下整個仙氈谷的地形,


在下池的石頭上發現了很有趣的刻印,  C.L. 1959 , 看來是1959年有個叫C.L.的人刻的,
我對這個石刻很感興趣,想說有空來查一下他的歷史...


一路上大金髮蘚依然翠綠柔軟...

由大金髮蘚構成的翠綠地毯讓人感到非常親切...


還看到一坨疑似壞掉的水蛭的不明物體


之後一路走到中池,
上次到這邊後水深較深,土質較軟,加上不小心撞到幾塊水底的石頭,還有深度超過腰部,
基於安全考量初探時我就探索到這裡了...
七星池中池

中池尾巴有個小徑,




小徑需要一點攀爬,上去可到面積很小的上池,
雖然面積不大,不過後方的崖谷非常有氣勢!
仔細觀察後是有路跡前往,但是該區應該地形更陡,
考量今天的天候情況與裝備後跟鬆散的登山規畫後,我覺得改天再來探索較好,


而上池裡面有一些有趣的生物...

先遇到了蟾蜍王,跟上次夜爬七星山遇到的一樣大耶,說不定是同一隻?

然後上池的草叢中遍佈著的藍金色的吉丁蟲,目前還沒查到品種


參觀完上池後天色開始變差,我們就準備折返了..
上池切中池的箭竹小徑實在很卡背包阿 囧,
不過蹲下來拍照也是很有氣勢


從小徑上要切坡下中池時,天氣開始不好


不過待在箭竹林中躲雨很是方便阿,
於是我們就地躲雨..

之後就很快的路過中池

然後到下池去

後來遇到位大叔一個人前來,託他幫我們拍張照..


然後就撤回小油坑去了... 11:24分回到小油坑步道
一路上在聊著或許改天好天氣再來野餐露營...

在小油坑旅客中心休息跟吃點東西後,
去參觀一下噴氣孔...
看到了一個危險勿近的牌子....

旁邊有滾水中的熱水水源...

我就用手去摸他了... (好孩子不要學)..

水真的很燙, 而且似乎有腐蝕性,感覺酸酸痛痛的,
之後就覺得摸過的食指變的比較光滑,說不定是被侵蝕了一些角質?
反正還蠻好玩的就是....  (好孩子真的不要學...)


之後就搭車下山了...

108等了兩班車...
後來搭到後回陽明總站轉了109公車
路上聊天休息..不知不覺就回到了公館..
跟旭輝去吃了個小火鍋當午餐政餐後解散 ...

2012年9月12日 星期三

[規劃] 雲海孤山系列第一探-薯榔尖

上周六清晨跑去夜爬孝子山,
清晨時分從山頂望去平溪區河谷伴隨著薄霧輕撫燈光光點點很有意境..

可是比較哀傷的是日出的方向被旁邊的岩稜檔住只能看到部分的霞光..


然後我又回想到前年晨爬五分山看到平溪河谷雲海的感覺...

如果能在這樣的雲海孤山上賞日出應該很棒吧...

所以就開始著手找尋適合的山頭...

翻開平溪地圖,
看起來鄰近平溪河谷西邊夠近又夠高的山頭當以平溪三間之首薯榔尖最適合,
地圖: http://goo.gl/maps/scOlC


所以就興起了前往一探的念頭...


只是說平溪的路線我目前爬過的有,
孝子山,慈母嶺,普陀峰,中央尖,石筍尖,東勢格越嶺這幾段..

薯榔尖之前還沒有去過呢...

基於在陌生路線夜爬的風險較大且不易掌握步程
所以我打算先在白天前往走一次....

就這樣.. 雲海孤山系列第一探, 就是薯榔尖了吧!
另一個備案是姜子寮山.不過看起來好像沒辦法一次探完呢...

等找到不錯的山頭, 然後就是等待起霧的日子 (阿 還要有空 囧),
來拍雲海孤山向日出 ...




2012年6月27日 星期三

[規劃]陽明山南北半縱走(前半)


說到陽明山東西大縱走路線都很明確,但是講到南北縱走的話, 好像查不太到明確的路線, 所以就自己來劃一條吧, 這條路線當然是從天母古道開始啦, 但因時間因素目前只先規劃前半,後半的竹子山跟三芝採金古道因為還不夠熟所以列為下次規畫

1. 天母古道
從中山北七段圓環循天母古道上華岡,在全台北最高的文化大學吃早餐後,

2. 紗帽山古道
循愛富三街12巷去找尋紗帽山南登山口,紗帽山雖然只是上陽明山前的小山頭, 卻從清朝以來就是有名的觀光勝地 ( http://ppt.cc/3EDP ), 有不少先民開墾古蹟,聽說山頂看七星山方向視野不錯,

3. 草山藝術村
為日治時期的太子賓館,國民政府後成為蔣介石行館, 近年來改為草山藝術村,為台北市目前的三藝術村之一,在下紗帽山準備上竹子湖前可以在這邊逛一下,

4. 苗圃上七星山,
走一小段公路去接靠竹子湖的陽明山旅客中心,之後接苗圃線上七星山, 此段(300m/1km) 大概是全段一公里平均趨勢最陡的一段

5. 七星池或凱達格蘭遺址,然後下小油坑
因為我想在下七星山時把路程湊到10km左右, 可是就是沒有阿 ┐(─_─)┌,所以就在加個七星山小路線的七星池好了,或是凱達格蘭遺址也可以, 只多走七星池的話勉強可以把路線拉到10km嘍

*. 上竹子山下三芝,
這是陽明山南北縱走後半要規劃的路線,不過老實說我沒信心可以在最近帶人走這條線,一方面那邊是軍事管制區,另一方面我對三芝這邊的採金古道很不熟怕帶迷路, 所以可能下小油坑後大家可以討論一下要不要上去探路

*. 轉個彎接東西大縱走
下到小油坑是大概是南北大縱走的一半吧, 後半路現我還沒規劃好, 不過小油坑這邊可以接東西大縱走路線, 可以就轉個彎往東西向去接大屯五峰吧!




2012年4月1日 星期日

[活動單] 0407桃源谷

用google earth 畫的登山路線圖(原圖點此)




活動名稱:  桃源谷健行


活動路線: 
                  台北車站 ==> 大溪火車站 ==(桃源谷步道)==>草嶺埡口 ==> 大里火車站

登山路線部分:
                  大溪上大里下,規劃路徑全長13.6km , 前1km 在海邊平原, 1~3公里陡上(約400m/2km), 然後 3~8km 緩坡升高( 185m/5km ), 接著一路平均下坡回到海邊

出發日期:  
                  2012年 四月七日


集合時地:
                 07:00 於公館捷運站  
           
                 07:25 於台北火車站捷運新店線地下出口處(台鐵月台那邊)
                 將搭 區間車  4148   07:35 分 從台北火車站出發... (逾時不候), 0919分到大溪...

回程時間:
                 理想上是傍晚六點到大里, 最遲估計在晚上七到八點間到達大里,


               

裝備建議:
         衣著: 參考氣象預報天候為晴時多雲,氣溫 16~22 度,
                   地形為階梯步道跟草原環境,應多為良好之步道,
                   唯山頂遼闊風大, 建議要針對防風做些準備, 請
                   準備帽子與薄外套或風衣之衣著防風寒及日曬,
                   其他衣著無特殊裝備建議,著一般休閒運動服裝即可,

         水量: 個人水量建議攜帶 600cc. x2 左右的礦泉水...

         點心: 請自備個人跟分享用的點心,
                   高熱量零食少許(備用糧)

         餐具: 請自備碗筷杯子等餐具以便喝茶跟吃正餐

         主餐: 午餐還沒想到要煮什麼(也不一定要煮啦),我房間剩的食物不多
                   大家可以討論一下除了泡麵外想在山頂吃什麼?
                   不煮正餐的話零食請攜帶可填飽肚子的點心,

         茶飲: 我這邊有大吉嶺紅茶跟果香茶,


         其他: 手電筒備用 (照明工具建議攜帶, 此路線不排除天黑後才下山之可能)




備註:
         1. 近月該區傳出有牛隻襲人事件, 因此跟牛隻互動玩耍時請盡量小心...

        2. 保留兩個小雨備案, a.去走三貂嶺瀑布群, b. 搭黃金福隆公車線去澳底吃海鮮還有去玩水
            金九

2012年1月3日 星期二

[草擬]南澳古道系統探索規劃草擬

(東澳與南澳間的烏尖鼻,海灣區為粉鳥林海灘)

話說今年元旦跟朋友的跨年團前往宜蘭,在我的任性之下在隔天把大家拉到南澳去,在不太良好的單向通車蘇花公路上,我被東澳與南澳間的烏尖鼻跟粉鳥林海灘的美麗景色給震撼到了。本來想走朝陽國家步道但是時間來不及。然而在南澳南方三公里的武塔部落我們遇到了機車四貼的阿ㄅㄟ,他跟我推薦了南澳古道,之後在回程的路上,我們遇到了賽德克巴萊的道具製作人韋建福,他父親是一個國寶級的老獵人,去年在南澳古道路線遇難的山友林克孝進南澳古道也常常跟他們家的人一起,我抱著泰雅族的佩刀,拉著獵人長弓,碰觸著為了狩獵各種不同獵物而特製的不同造型弓箭頭,拿著250斤重大野豬的頭骨聽著韋哥描述山豬如何警戒跟攻擊,吃著泰雅族的傳統美食香蕉飯,聽著關於哈卡巴里斯的故事,還有虎頭蜂酒.....
Q.Q 我想喝阿~~ 可是因為要騎機車載人被全體成員嚴格要求不能碰, ㄠ嗚~~~~~ Q.Q

回程的蘇花公路過了東澳後就大風大雨的,路不好走,然後我的心也停駐在南澳跟東澳的山區與海洋裡迴盪,這裡充滿了美麗壯闊的海景,鬱鬱蔥蔥的山林,各種有趣的地質地貌,還有泰雅族獵人跟猛獸的生命力,人文與自然交織千年產生了值得低迴雋永的傳奇,實在是太吸引人了! 於是我開始規畫著要來東澳南澳這邊好好探索一下,但目前我對此區的了解還非常的少,故這篇規劃草擬只是宣示性的第一步啦! 我想,如果不了解的話就還是出發吧~ 路途上應該會有很多故事告訴我該繼續的方向吧。

基於這個想法,開啟了東南澳古道探索計畫,我想先從海邊玩起,走些濱海的海線跟山線道路,順便了解淺山區的地理跟天候情況,還有跟當地人互動多認識一些朋友,累積足夠的知識經驗跟朋友後,然後漸漸的朝山區邁進, 最後去探索深山中的老部落跟古道遺址還有去看看更深的中央山脈裡面有甚麼有趣的東西。

┐(─_─)┌ 不過當然目前我的知識跟能力還有裝備走進太深山都還不足啦,所以我打算把這個路線分好幾次來走,由易到難,相信這個過程中會有很多有趣的事情發生,以我目前淺薄的了解,暫時訂定一下這個探索計畫的大綱:



1. 粉鳥林海灘,烏石鼻 (東澳<==> 南澳 [海線])


2. 舊蘇花公路,蘇花古道,大南澳越嶺 (東澳<==> 南澳 [濱海山線])


3. 朝陽國家步道 (南澳 [觀光步道])


4. 規畫良好的南澳古道(莎韻之路)


5. 傳說中的南澳古道 (泰雅族舊部落古道,路線不明,有待探查)



詳細的計畫以後我慢慢查資料跟體會他應該會漸漸清晰吧,有人有興趣嗎? 一起來走走吧 XD!


(在南澳一帶往山區看過去的一層層山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