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自己

我的相片
就是一隻小耿而已,不過我姓胡....目前蝸居台北公館大學當一個安貧樂道的博士研究生,正在接觸非線性與統計物理相關的領域...吧(心虛),

2011年12月14日 星期三

[活動單] 冬遇仙氈谷


活動名稱:  冬遇仙氈谷(再訪七星池)

(七星池下池池畔 [2011 1001])

活動內容: 去七星山看七星池,之後去冷水坑溫泉泡泡腳, 擎天崗走走,然後下士林吃富樂火鍋

集合時間: 12月17日 07:00 公館捷運站的郵局前
                  12月17日 07:30 劍潭捷運站(請打電話給小耿說出通關密碼)

活動行程:
         公館捷運站月台(7:00) ==> 劍潭(7:40 小15公車) ==> 小油坑==> 七星池,七星瀑 ==>
         回小油坑搭公車 ==> 冷水坑 (溫泉泡腳,預估時間11:00左右] ) ==> 牛奶湖
         ==> 擎天崗環形步道(找個涼亭煮點心吃或買遊客中心熱食) ==> 下山吃富樂火鍋,



裝備建議:

                  0. 概況: 七星池是七星山斷層裂隙的窪池, 從小油坑步道的某處草叢切入可前往,
                                沿途會先經過芒草徑,切過兩公尺高的箭竹林,緩上緩下後約20分鐘的路
                                程即可到達, 根據氣象預報周六的陽明山是陰短暫雨,氣溫12~15度,不過
                               這應該是竹子湖的天氣,七星池估計氣還要低個兩三度. 根據前次前往的
                               經驗,陰雨天氣時草原跟竹林內的小徑會形成徑流,故腳部的防水與保暖
                               要很注意.  
                         

                  1. 衣著: 山上氣溫可能在十度以下,且可能有大霧大風跟大雨,故衣著的保暖與防  
                                水防潮須特別注意.由於芒草會割人,夾道箭竹徑容易打濕衣物亦要慎防跌
                                倒,故建議穿著全包覆耐水裝 (外層風衣或雨衣,不會太吸水的運動褲,不太吸
                               水的鞋子), 並建議攜帶著工作手套防割, 還有雨具(一定要雨衣,或至少輕
                               便雨衣,也可以帶雨傘), 並建議要有登山仗(可用長柄雨傘代替)之類的裝備


                   2.飲水: 600~1000ml

                   3.保溫杯: 因國家公園區不宜煮食, 用保溫杯在出發前攜帶沸水上山,
                                   可以用來沖泡熱飲,泡麵,跟熱布丁.

                   4. 點心: 隨意啦 請發揮想像力你在寒冷的山中想吃什麼,但建議攜帶高熱量點心

                   5. 餐具: 小碗小杯(喝熱布丁用), 湯匙或筷子

                   7. 醫療系統: 這個我會帶,此路線應針對撞傷,割傷,蚊蟲蛇咬,失溫,失鹽,進行強化,


不適行備案:
           ( 此路線天雨可走,但因周末可能的低溫,若衣著不完善恐有短時間失溫之慮,故針對遭遇極端天候條件及裝備不足提出備案)

備案A: 大屯自然公園與二子坪散步,

       大屯自然公園與二子坪步道為很平緩的規劃良好步道,即使雨中漫步也不錯,
       而且天雨人少,似乎可以偷偷在涼亭煮食


備案B: 跳過七星池直接去走冷水坑擎天崗路線

       冷水坑到擎天崗的觀光步道也很好走,擎天崗遊客中心有賣熱食(但不便宜就是)


備案C: 烏來泡野溪溫泉..

       此備案適於在公館集合時就懶惰不想上山可用, 搭公車到烏來老街,撐著雨傘在野溪溫泉  泡腳,然後晃到山上吃合菜餐廳好像也不錯.


備註:
         可能會有人問說標題講冬遇仙氈谷,但明明是去七星池阿, (路人: "敲碗" 揪團不實~!)


         其實是七星池因生長著有毛毯般觸感的大金髮蘚,因此又稱為仙氈谷,說不定
         夏天去會是一個好好睡個午覺的好地方呢!


2011年11月24日 星期四

[活動單] 夕照桃源谷,大里星光海

(草嶺埡口傍晚夜拍宜蘭方向海岸線[2011-0916])

活動名稱: 第一次桃源谷路線走走

活動簡介: 
桃源谷步道,是東北角靠北宜蘭區的第一重單面山稜線上的草原步道,有漂亮的草原,登高眺望的海岸線風景,跟一望無際的太平洋與天空,在晴天去應該是個很棒的地方吧,這次也是小耿我第一次去走這邊, 順便要取得一些詳細的路線資訊,看未來能不能規畫一個桃源谷草原看日出的活動...

活動路線: 
根據之前的桃源谷路線規劃的第二條路線進行的活動規劃,從大溪出發,上桃源谷後到達草嶺埡口, 全程約13km吧,大概(不負責任貌),估計十點半從大溪上山,下午在桃源谷草原野餐跟打滾還有跟牛玩,傍晚到達草嶺埡口休息到天黑還有看要不要煮晚餐, 天黑後下山,去大里海邊看海等火車跟煮消夜, 回到台北車站的時間大概在晚上九點半到十二點之間,此路線限制在藍天白雲的晴天出發,如果集合後天候不良,則進入陰雨備案

集合時間:
08:10 捷運淡水線出來的台鐵售票大廳 (搭08:25的 4154車次區間車前往), 逾時不候唷!


裝備建議 :

*地理概況-
由於此路線限制要晴天出發, 故不需特別雨備(但仍建議攜帶輕便型雨衣), 地形是臨太平洋面的第一重單面山,又是遼闊的草原地形, 故推測應該特別注意防風以及防曬, 然後全程應為規畫良好之步道,當不會遇到太困難的地形,但是因為大溪段上來是階梯陡坡,故為了大家的膝蓋著想建議還是要做一點準備(登山杖或護膝之類的), 基於不趕路跟逸樂考量,在下大里段時很可能已經天黑,故強烈建議要攜帶個人照明用具.

*衣著建議-
針對現在11~12月,氣溫可能在15~25度之間,搭配可能有的風場,故建議應該著風衣之類加強防風特性的防寒衣著,並且基於防曬跟防風考量一定要帶帽子,然後著全包覆鞋與適合登山的褲子(快乾透氣有彈性之類),東北角區天候可能變化很快, 但因考量風的因素較不建議帶雨傘,建議要攜帶輕便型雨衣備用, 然後桃源谷草原有牛隻出沒, 請慎著不會激怒牛隻顏色的衣服(或是你其實很期待激怒牛隻的話就請著適當顏色服裝但離隊伍請遠些),

*飲用水-
大概請準備800cc用水, 包含行進水估計 600cc. 公用與備用水200cc (在山頂煮晚餐用)

*食物 -
午餐要吃的食物(野餐類型),還有行進糧若干(方便取用跟分享的高熱量餅乾與零食),

*餐具-
要自備餐具唷, 容器跟食具, 晚餐大概會煮慈濟的香積麵吧,

*手電筒 -
雖然好像可以趕路的在天黑前下來,但這樣就不悠閒了! 而且這是逸樂爬山團耶,趕路於我如浮雲 ╮(╯_╰)╭ , 因此我是準備在天黑才會下山的(而且這樣才能邊下山邊看著銀河跟美麗的星空阿).所以總之強烈建議要攜帶個人照明用具,如手電筒或是一袋螢火蟲之類...

*其他-
登山杖或護膝等等愛膝產品,


備案:

我只想在晴天上去, 所以在到達大溪前天氣不好的話就不去了, ( ̄__ ̄;)
因此要有一些陰雨備案

A.當天早上下雨,

1. 內湖金面山 (內湖地區有很漂亮風景展望的石頭山)

2. 芝山芝山岩 ( 為了順便逛相機而去的,算是小散步路線吧)

3. 北投熱海岩場&北投大洞穴 (在丹鳳山跟軍艦岩一帶,最近想去探險的新地點, )

4.  烏來 (去泡野溪溫泉,還有吃特色料理吧,如果還想爬山可以健行到內洞國家森林遊樂區或走桶后林道)

B.到了大溪下大雨

1. 搭車去羅東 (玩宜蘭)

2. 搭車去瑞芳轉車上金瓜石 (去金瓜石吃土雞城,然後翻採金路網去侯硐玩貓)



備註:
暫無






2011年11月9日 星期三

[閒聊]桃源谷開團路線想像

(草嶺線往桃源谷步道回望草嶺埡口 [20110916])

桃源谷也是喊了快一年沒走的路線, (貂山古道:你喊我兩年了耶~ 劍龍稜:你也喊我兩年了耶, 鳶嘴稍來:你喊我三年了耶, 雪山聖稜線:小耿你哪一天要喊我阿? 小耿: ( ̄__ ̄;) 你們先閉嘴好嗎?! 總有一天爬到你... )  好了, 消音完畢繼續....總之這篇是來規劃一下路線順便拿來當誘餌揪人用的.. (把剛冒出頭的北大武山跟嘉明湖壓下去..)

咳咳~ 好了.. 先介紹一下桃源谷,他位在東北角的三貂角山區,特色是有著大片的草原跟牛隻,聽說非常的漂亮, 地形上是東北角濱海的第一排山,所以在山稜邊緣的桃源谷步道說不定可以欣賞壯闊的山海景致吧(小耿看地形圖不負責任推斷) 當然我也還沒去過所以沒照片啦..下面是網路上找的地圖

大致上桃源谷步道有四條路線五個出入口,

---
一是可以從貢寮或是大里車站出發的草嶺線, 循草嶺古道或大里段陡坡上至草嶺埡口後,
走山稜線到桃源谷草原,

二是內寮(蕭家庄)線, 是開車前往的捷徑, 繞過最陡的路段可以平緩的到達桃源谷, 如果是帶爺爺奶奶上桃源谷看風景可能可以考慮此路

三是石觀音線 我對他沒什麼瞭解 (參考網誌),看衛星地圖應該是陡坡森林地形石階步道,

四是大溪線 看衛星地圖應該也是陡坡石階森林地形, 看了幾篇網誌好像大溪段較多人走所以路況較好,但相對來說大溪段較長一點,
---

然後根據地形跟方位還有路線, 
貢寮進出要多走草嶺古道太長, 
蕭家庄路線大眾交通工具不宜,且不利規劃O行路線,
石觀音段切上稜線時已經在桃源谷一帶,會少逛到一些稜線, 
而大溪段由地形判斷我在期待初段陡上時可以看到龜山島跟東北角海岸線的一些展望,
故感覺走大溪<=>大里 段為佳,   
針對這個路線規劃了兩種走法...


1. 大里賞月,草嶺觀星, 露宿埡口,桃源望日,

就是當天晚上先到大里,看看月光海, 然後走天公廟步道上草嶺埡口, 在埡口涼亭露宿,可能會採取搭帳棚方案,或是緊急避難訓練方案(利用身邊的器材來搭緊急避難小窩過夜),或是直接露宿, 在凌晨四點左右收拾出發開始走桃源谷,那我猜應該可以在桃源谷大草原看到太平洋的日出, (小耿腦中閃過清晨的日出曙光下, 山頂上有一群牛背上坐了幾個人的畫面..) , 在天亮之後切入大溪段或是石觀音段的森林地形,然後到大溪後再去玩水之類。

這個是目前想到最夢幻的走法啦,在桃源谷看日出耶! 應該會跟在七星山看到的一樣美麗且更有特色吧(七星山日出),而且八點前離開草原可以完全避開桃源谷草原無遮蔽段的日照問題,非常適合在夏天的晴朗日子來走, 而且下山後還是白天,可以繼續北玩東北角,南衝宜蘭花蓮之類的. 唯一的缺點就是如果是冷天氣這樣走的話,露宿埡口可能會有點冷,因此在寒冷又有強勁東北季風的冬天可能較不適合,冬天行走必須針對防風防寒防潮多做一些裝備上的規劃.

2. 大溪爬山, 桃源漫步,草嶺夕照,大里星月

這個路線採早上大溪段上然後大里段夜爬下山的方式.希望能在下午三點前走完大溪段上到桃源谷,所以估計最好要在早上十點前到達大溪, 之後桃源谷草原段可以從下午走到傍晚, 在草嶺埡口涼亭看夕陽等天黑(或是到達時已經天黑的話就煮個茶休息然後下山), 然後夜爬草嶺古道下大里段切下草嶺,這一段在今年九月的月光海計畫時我有夜爬過(相關相本), 大里段有馬路跟階梯步道兩種路線,都算大條好走, 上次在好天氣的日子夜爬,因為光害不多,所以天上連銀河都看的見呢! 下山後天公廟旁的超市好像常會賣些野菜, 可以買來在海邊賞月煮宵夜,吃到火車來到.這樣應該會蠻愜意的。

此路線較適合秋冬天上去,可以避免在開闊的桃源谷草原以及濱海公路邊遭遇到強勁的日曬,
但須注意東北角區冬天的強風,以及午後是否容易起霧與下雨,
  


大概先這樣..其他我有想到什麼再PO...


  






2011年11月8日 星期二

赤腳爬山初體驗( 2011 0919)

(原文發於facebook網誌,但想說還是轉來縱形遊記好了.)
(赤腳在草嶺古道的雄鎮蠻煙前留影)

上周五去草嶺古道,
在到達登山口前跑去溪裡泡水被一堆魚咬腳皮後 (我的腳泡到水裡總是很多魚會來咬阿 0.0)
很自然的就懶的再穿鞋子了,
用束帶隨便的把鞋子吊在背包後面 , 然後就開始了赤腳上草嶺的路程...

雖然以前偶而會打赤腳玩耍,但大多是在溪邊, 而且都是定點玩耍,
這次打赤腳走兩公里多的上坡石階步道還是頭一次的經驗呢..

赤腳走步道跟穿鞋子或登山鞋走是完全不同的經驗,
因為腳沒有任何的保護,所以每一步踏下去前都要稍微注意一下地面上有什麼狀況,
雖然平常穿鞋子走就會注意了啦..
但是赤腳走要更加小心,  
也因此往往可以更注意到地上有什麼蟲子或是動物巢穴或是牛大便之類的東西,

然後少了鞋子的阻隔, 可以用腳更深刻的感受大地,
乾石階的石頭乾硬,對比潮濕石階的石頭陰潤跟濕氣,
蘚苔地面跟綠草地,有不同的微妙觸感,讓人誤以為透過腳聞到了草地的芬芳
踩在硬泥土地上,感受泥土的柔軟跟真正腳踏實地的感覺, 這樣才是真真正正的站在地球上!  
當然還有踩在輕碎石路面上那種刺痛感可以用在走按摩步道來自我解嘲,
至於爛泥巴跟牛大便,我真的差點踩到了,不過很可惜只是差點所以沒辦法來分享感覺...

那種腳底傳來的豐富觸感能夠刺激旅行者的神經,讓人更加的精神,
感覺脫下鞋子爬上山比穿鞋子還輕鬆愉快,

草嶺古道是狀況良好的石階步道,原先我還擔心會遇到太複雜的路況弄傷腳所以非常小心翼翼,
走了兩公里多到了草嶺鞍部後已經大概掌握赤腳走石階步道的特性了,
之後從鞍部上坡到通往桃源谷方向的第一個涼亭探險時, 我就試著用奔跑的跑上去,


(鞍部眺望往桃源谷第一涼亭)

打赤腳在山上奔跑是另外一種暢快阿, 比穿著鞋子跑山更能感受到 "飛奔" 這種感覺,

後來在鞍部涼亭拍夜景,要下山時已經天黑了,
顧及天色昏暗視線不佳,還有下坡時容易有滑動摩擦,
基於安全我還是上頭燈並穿上鞋子才下山,
或許哪個天氣良好的白天
我會再來赤腳爬幾座山,取得一些赤腳走路的活動感覺與經驗,來制訂一下赤腳走路的安全規範吧

回來後隔天走路時發現腳底會微痛,大概經歷了半天,
主要是痛在腳掌前端接拇指骨跟接小指骨的區域,
也是我上坡時主要會施力根接觸的地方...
或許是用赤腳跑山太過劇烈吧...

我猜多赤腳爬幾次就會適應了?
所以之後可能會規畫一些赤腳爬山的行程來走 XD


2011年10月3日 星期一

七星池初探 (2011-1001)


(七星池下池池畔)

如果在三年前問我台北最高的高山湖泊是那個, 我大概會講夢幻湖吧(海拔 870m)..
不過自從對七星山的瞭解又更多些後,
才知道在七星山還有個觀光步道沒到達的湖泊跟瀑布叫七星池(海拔約 905m)
另外還有七星瀑,


從參考的紀錄看到七星池跟七星瀑平常只是斷層在地表上的裂縫造成谷地中的凹陷區
唯有在大雨的日子才可能積水成湖成瀑...
七月底去七星山晨拍日出跟探索七星錐的時候, 原本我有再安排了七星池路線探索,
但是因為爬完七星山南峰後全員的平均疲勞度都很高了,而且豔陽高照,就下山吃冰去 XD
那時就暗暗想著說 找個有水的日子來看他吧!

(出發前兩天用衛星地圖定位可能路徑[藍線],而紅線是後來實際走的路徑)

一週半前的天氣預報說台北下週有雨, 我就想說或許週末雨下夠了七星池就有水了..
於是計畫要在下個週末去七星池看看
接著一週我一直在關注天氣
有機會時就看看窗外遙遠的七星山頂雲層卡的怎樣
雖然前一週的氣象預報是說這週會下雨,
但是公館都僅是細雨綿綿,
很擔心會不會到時候去了只看到一整攤的泥濘..

一直到週五傍晚台北開始下起了傾盆大雨....
如果明天也是這個天氣, 那七星山應該起碼是大雨+大霧+寒冷,
這絕對不是爬山的好天氣阿...

不過.. 這種天氣才是看湖賞瀑的好日子不是嗎?!
都等了一個禮拜的綿綿細雨了, 這個突如其來的大雨根本就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阿 XD

針對這種嚴苛的天氣條件加強了部分裝備跟規劃更多野外狀況應變備案後...
我腦袋就開始雀躍的想著.. "yes! 明天應該會是個看七星池的好天氣吧!"
於是隔天一早就這樣子的出發了..


原先以為要去的人都住在台大附近,
預計集合時間是7:00在公館, 打算搭7:40 的公車上小油坑
結果我沒注意到狗狗找的朋友是住在這麼遠的石碇阿,
讓他在清晨的風雨中騎車到景美趕過來實在很不好意思 >"<

總之在劍潭做最後補給跟確認後,約 8:20左右搭紅5上陽明山轉車去了..


(陰雨中的陽明山公車總站)

在九點左右到達陽明山總站108等遊園公車,
公車總站那邊下著不大不小的雨,不遠處的山上一片白濛濛,應該還在大霧之中. 氣溫24度
估計小油坑跟七星山那邊應該比這裡在冷個3~4度,
這種天氣..看來..今天真是一個看湖的好天氣阿XD (內心的OS)

陽明山總站裡面有一隻小黃狗, 他很喜歡到正要發車的公車前面或旁邊坐著
等公車快經過他時才走開,
不知道他是中二的對公車說 : 撞我阿~ 來撞我阿~ 撞不到撞不到..
還是說其實他是這個總站真正的Boss 每台車都要經過他允許才能發車 XD

等到在這邊再次確認所有裝備跟人員情況後, 搭了九點半的108上山,


到達小油坑已經是快十點了...
小油坑大霧,而且風也不小,
下公車時連約五十公尺外的遊客中心都看不到,
在前往遊客中心的路上看到了今天小油坑的氣溫是 20度, 相對濕度 93%

原本想帶大家去樓下福利社買點熱食帶上去的..
=.=" 結果福利社整修中....
後來稍微整裝 跑完洗手間後我們就衝了...

一開始的步道當然相當好走,
半路上遇到了想要上七星山但是因為風雨太大而回頭的一些山友
而在我們旁邊的小油坑是一片霧濛濛, 也分不清是霧氣或是硫磺氣了...


出發後約15分鐘就到達了要切進去的小路路口,
路口的芒草夾道不過路跡清晰,
往裡面走了一小段後路徑就稍稍清晰,有明顯裸露的地表可踏,


因為下著連夜大雨, 所以上切段的路已經變成小徑流...
不時要注意不要踩進路上太深的小水窪中...

這裡是台北最高的七星山,所以風也非常的大,
不過還好是在草徑中,草原幫我們擋住了大部分的風,
帶著工作手套握著草走起來還算OK

芒草段後是箭竹段(應該是包籜矢竹), 夾道的箭竹林約兩公尺高,
我站高了身子也只是被一堆樹葉檔到,竹林中的樹葉間互相牽制人,硬切都很難切動

(蹲低身子看的箭竹林,也很有竹林的fu嘛)

不過只要蹲低身子,就有很大的空間可以走,
從低角度看的箭竹林,基本上跟大片的竹林沒什麼兩樣嘛,
竹林徑裡面既遮風又避雨,
若要說有缺點就是大風來時整片的竹林會一起往某個方向傾斜推移,
然後就會被竹林推一下..

╮(╯_╰)╭ 好啦.. 其實在這種天氣走箭竹林小徑其實也不是非常愉快就是...
我後來就很專心的在看路還有探路,

箭竹林中還有一些叉路,
上山前我根據衛星地圖判斷把附近的相對地形跟可能路徑都背了起來
所以大致上應該都還有找到正確的方向....
大概鑽草叢後的15分左右...終於到了開闊的地方 ...


(剛穿出箭竹林看到的七星池)

我鑽出來看到前方景色後第一句話就是歡呼: "YA! 有水!!!"



眼前是一個感覺很大的湖泊, (其實是七星池下池)
因為濃厚的霧氣看不到湖的對岸跟邊界...
只看到湖中間似乎有些巨石佇立 還有兩邊包夾的山谷中高聳的樹影,

超美的,比我想像中的漂亮,
原本想說有個小水窪看就不錯了,結果眼前看到的就是個真真正正的小湖阿!
何況渺渺霧雲更增添了他的靈氣跟神秘,

(大金髮蘚)

七星下池的其中一個特色就是池邊生長著叫大金髮蘚的植物,
雖然看起來好像刺刺的 不過摸起來異常柔軟阿... >/////<

接著大家開始在湖邊活動跟拍照...
湖邊不時還有蟋蟀跳出來,

上次看過一篇遊記有在七星池游泳..
看著這廣大的湖面讓我也很想下水玩玩...

脫下鞋子,我拿著登山仗下去踩水試深度,
離開湖邊不遠水深已及膝...


在過去應該會更深吧..
不過如果全身都濕透的話, 等下出了這個谷地回到迎風面應該超冷的吧...
所以... 當然還是要下去啦.. 怎能做罷呢?!

為了怕上身的衣物濕掉等等會太冷...
而且我今天只穿著短袖排汗衣套件輕便雨衣就來了...

所幸就回岸上把上衣都脫了..
打赤膊的下湖探險...

一直探到快到原本以為的亂石小島, 原來那個是下池跟中池的分界,
也是可以走路過去的,

橫切了下池後,水深只到我腰部,
確認不會淹到胸部以上,
我再回來穿上上衣繼續探索..

穿過原本誤以為小島的中下池分界,
過去是更為遼闊的中池....

從旁邊的坡地還有一些徑流流入池中..

在徑流區周邊有塊多是淤泥的地方,
踩在那邊會陷一小段..
寫記錄的現在我才在想乾掉後會不會留下我的腳印阿 Orz


這時其他人也都從陸路走來這邊了....
我就繼續探索中池....


中池在霧氣籠罩下根本就一望無際阿...
然而水裡還是有些被淹沒的石頭,
我打赤腳久了後腳皮被泡軟了...
不小心撞了兩下水底的隱藏版石頭..
很痛但感覺沒有受傷..
後來在溫泉泡腳池泡腳時才發現腳皮被刮掉一塊但是沒有傷到內層..
恩..打赤腳爬山果然要很厚的腳皮吧 XD


怕再撞到石頭會有外傷..我就更放慢腳步走...

跟七星下池不同,中池水底好像比較少草,靠岸邊的水底大多是土的感覺

中池越靠中間越深,
最後到我要墊腳尖才能讓水只淹到腰部...
估計大概是 1~1.2m 深吧

想說現在有上半身穿上衣 如果在深下去上衣濕太多對回程的保暖不好...
就往岸邊走..

一直到離岸很近的地方都還是這個深度耶...
0.0 如果是選擇從中池這個邊岸下水切入的話,
我可能會立刻判斷湖內水深落差過大不敢貿然下去吧
同一個湖因為路線走的不同會又不同結論,想想還蠻有趣的...

從我上岸的陸路那邊看過去, 好像岸邊的路不好走了..
加上水底可能是泥巴,且無法掌握可能更深的水深,
我想今天就探索到這邊吧....


回到中下池交界跟大家會合,
在那邊拍幾張照,
就跟大家一起走陸路回下池下方草皮,

今天的天氣一直都是起大霧,颳大風,下大雨或小雨或綿綿細雨,

在湖邊玩過這一趟我想應該要補充些熱飲暖暖身子
本來想要在湖邊野餐的...

可是這時雨勢突然稍大,不方便煮熱飲
想想回去也很快,就整裝後預備回去,

之前從衛星地圖上看到下池往下有個應該很大的落差,
過了這個大落差後應該有路通往中湖戰備道路,
想說既然來了還是來探索一下,

從下池往下的叉路往地圖上的落差處走去
沒走幾步路就斷了...

在濃霧中, 就是那種路消失的感覺,
幾株芒草後,前方應該是個不小的高度落差,
往下看是濃濃的霧氣深不見底

我原先還猶豫著能不能找路切到下面去,
但看這個情況實在太過危險,
所以就決定我們原路折返....


來的時候有一兩條叉路, 我還記了第一條左轉,第二條又轉的順序,

但回程時我沒找到第一個經過的叉路, 半路上卻多了一個叉路,
差點要被這個多出來的叉路騙到,
不過我走第一步的時候就感覺到草包夾的密度不對,
就轉回來走正路,

蹲身鑽箭竹林實在是不知道該說痛苦還是好玩的經驗,
站起來走不動,蹲下去走久了會腰酸...
雖然彎腰半蹲著走不舒服 但是箭竹林裡的風雨就很小,

我在鑽的時候還想著說,大風大雨的日子裡 這種地方應該還算適合建立臨時的避難點吧
因為可以擋住大部分風雨,



然後我們很快的回到小油坑遊客中心,出來真的很快,
應該很難想像離公車站牌20分鐘內路程就有這個如仙境一般的水池吧...
進去時間大概約是10:15
回來時間是 12:18
不過真正走山路的時間大概半小時,
所以大概在七星池也逗留了一個半小時吧

原訂下個目標是冷水坑泡腳池泡腳,
但是因為沒有從七星池下面切到中湖戰備道路,
從小油坑過去還得走3~4km馬路,
外邊是大風大霧+大雨阿...


(回到小油坑等公車)


所以我們決定懶了,搭108公車過去

今天這種天氣陽明山人很少,所以公車也很空..

到冷水坑之後泡腳池人也不多..
看著那一池像泥巴水一般的紅色髒水...
0.0 這真的是泡腳池嗎?

真的是耶! 那就泡吧.. (我怎麼才花了不到一秒鐘就接受他了 Orz)

冷水坑有免費的男女裸湯公共浴池,
我有一年下七星山有去泡過,
裡面大多是爺爺級的長輩 >"<

浴池每天開放兩個時段, 休息時間會清洗換水...
而換水清洗時會把出水口接到泡腳池這邊,

我們在快一點時到,原本摸了水溫只是微涼...
到了一點浴池清洗時間到,
泡腳池就開始重新出水...
那個水溫就超舒服的...

我們就在那邊泡腳,還有拿保溫水出來泡熱飲喝...
偉誠泡了熱可可跟熱巧克力
我用台南的蜜餞泡了金棗茶..

池邊還有不少阿姨,我們也悠閒的聊天,
後來有個爸爸帶小孩來,
小孩子很堅持要坐到我這邊泡,
結果我在的位置太高他坐在那邊腳碰不到水 XD


然後.. 泡湯真是墮落的根源....

原本今天揪團的目的是陽明山的三個瀑布..
七星瀑不知道存不存在,有的話可能也霧氣太多看不到,不過有七星池我也滿足了
接下來的路線原本還有絹絲瀑跟大屯瀑,
泡湯時旁邊阿姨的說法跟鴨子版主講的一樣, "絹絲瀑布真的很絹絲"

阿姨還指著已經快停水的出水口說,就是那樣子啦...
不過我想下雨天應該水量會多些吧...


看著外頭的霧霧風風雨雨我在猶豫著要不要去看雨天的絹絲瀑布 路線該怎麼規劃,

( ̄ ̄;) 不過其實路線就差不多是這樣, 只是泡了溫泉泡腳池後人就懶了..


溫泉泡腳池真是墮落的根源阿...
在風雨中爬山濕漉漉的腳跟腿這樣泡下去之後...
什麼爬山的雄心壯志規劃都瞬間溶解在那溫熱熱的泉水中...
以後有爬山活動切記一定要將泡溫泉這種活動排在最後一個才對...

我今天最失敗的一點就是把溫泉泡腳排在七星池下來之後..
都泡了腳了誰還想繼續走呢 ╮(╯_╰)╭

後來大家決議, 下山吃大餐吧! 而且一定要是吃到飽跟火鍋...

一起泡湯的阿姨還建議我們一間士林的火鍋店 富樂火鍋店

之後就搭兩點的 小15 下山了,

可能前晚睡不多 加上今天風雨大又冷, 我還下水池半身浸水走了好一段路
公車過了山后仔後..
我下一個聽到的就是泰北中學了 0.0

很快的到了士林,
去了阿姨推薦的火鍋店門口, 發現沒有吃到飽阿,
於是去找尋其他吃到飽的店,
( 但回來後才知道原來富樂是士林名店阿..下次有空再去吃好了 0.0 )

於是我們就沿著文林路往劍潭方向開始搜尋....

路過大阪燒店.. 不是火鍋
路過生魚片店.. 有生魚跟火鍋兩吃嗎?

路過咖啡店  .. 應該沒有咖啡鍋吧
路過小火鍋店.. 沒有吃到飽...      ┐(─_─)┌

後來走到士林夜市那邊的250火烤兩吃吃到飽..
就決定是你了!

然後我們吃了很豐盛的一頓午餐 吃到傍晚五點才回去...


回來路上細數今天的爬山行程

七點出門, 傍晚六點回來

十一個小時, 真正爬山的時間是小油坑到七星池的來回段共半小時

=.= 只有 1/22 的時間在爬山...這真的是爬山團嗎?


唉呀..不重要!

重點是七星池很美, 草地很柔軟, 溫泉泡腳池很放鬆, 夜市的吃到飽烤肉吃很爽...
雖然是大霧大風大雨的日子爬山...
不過卻是歡樂的一天


2011年9月26日 星期一

[活動單] 陽明三瀑團 (七星瀑,絹絲瀑,大屯瀑)

(七星池路線想象圖[根據衛星地圖之猜測])

活動名稱: 陽明三瀑團,

活動路線:  探索七星池與七星瀑,在冷水坑泡溫泉擎天崗陪牛散步,以及去看看絹絲瀑跟大屯瀑,
                    全路線分A,B 兩路線, A路線為三瀑全程團(估計約10~11 km),B路線為悠閒走步道
                    團應為良好步道(估計約7km),  全程的平均趨勢為下坡路線

活動日期:  100 10 01(六)

活動行程: 公館捷運站月台(7:00) ==> 劍潭(7:40 小15公車) ==> 小油坑==> 七星池,七星瀑 ==> 
                  陽金公路 ==> 中湖戰備道路 ==> 冷水坑 (溫泉泡腳,等待與B路線會合[預估時間
                  12:00左右] )

                   [之後B路線加入會合]
                   (B路線用如搭乘小15公車的某種方式抵達冷水坑) ==>冷水坑泡腳 ==>擎天崗環
                  形步道 ==> 絹絲瀑布 ==> 陽明山公車總站 (大屯瀑) ==> 搭車下山(文大or 士林[估
                  計 20:00 左右])


裝備建議:

                  0. 概況: 七星池與七星瀑是七星山斷層裂隙的窪池...的樣子, 前往的路上應該會遇到     
                                 比人高的山坡芒草徑,以及在往下探索途中可能會有些水池跟高低落差 (看
                                 參考紀錄有36m落差岩壁),根據氣象預報週末會是陰短暫雨, 氣溫是17~19
                                 度,  相關地理環境可參考下面網路找的最近一年內遊記 

                 1. 衣著: (A路線)由於芒草會割人,斜坡過人高夾道芒草徑亦要慎防跌倒,故建議穿著
                              全包覆耐水裝 (風衣,不會太吸水的運動褲,不太吸水的鞋子), 以及著工作手
                              套, 還有雨具(一定要雨衣,或至少輕便雨衣), 並建議要有登山仗之類的裝備

                               (B路線) 因為應該會遇到下雨,請記得攜帶雨具(雨傘或雨衣皆可), 氣溫只有
                              十幾度,請自行斟酌適當保暖的衣物.

                   2.飲水: 600~1000ml  

                   3.保溫杯: (A路線建議)因國家公園區不宜煮食, 用保溫杯在出發前攜帶沸水上山,
                                    可以用來沖泡熱飲或泡麵.

                   4. 點心: 隨意啦 請發揮想像力你在山頂想吃什麼

                   5. 餐具: 小碗小杯(喝茶用), 湯匙或筷子

                   6. 手電筒: 估計行程過慢的話, 大屯瀑段可能會天黑

                   7. 醫療系統: 這個我會帶,此路線應針對撞傷,擦傷,蚊蟲蛇咬,失溫,失鹽,進行強化,          
          
                  
備註: 

...             

    
                 


2011年7月30日 星期六

晨爬七星看日出(2011-0729)-小記



(相本網址: http://ppt.cc/CeXg )
───────────────────────────────────────


凌晨到了研究室, 發現枚樺跟偉誠都帶了超量的食物飲水..

0.0 原來是枚樺聽說也有迷路的可能,所以準備了他心目中三天分的飲水跟食糧..
阿, 就算有可能迷路也不用帶這麼多泡麵阿,


偉誠從背包中掏出兩公升的水瓶時, 我想跟他說上次瀑布煮麵的是九人份午餐的公水..
不過看到他又拿出了三碗的碗麵...
我突然也不知道該說什麼了 0.0


就這樣出發了...
先去加油,然後循原計畫騎上小油坑..
不過可能因為我完全沒睡注意力不夠佳,
所以在不少叉路口小錯過一下....
但是到小油坑的時間還是差不多預估的凌晨三點半左右...

在旅客中心就著洗手間前的昏暗燈光進行整裝..
上頭燈,拿手電筒, 而我今天也特別要測試新的登山褲,登山仗,跟護膝...


因為環境是非人活動的深夜,草叢+偶而矮灌木林,
身為幾個黑暗山林中怪異存在的現代人類...
所以我很小心的注意上下左右前後有沒有奇特的生物不要打擾到,
從草叢的動靜中聽得出有些小型動物潛伏其中.....
不過那時我不太確定是何種動物,

另外我也在注意七星池的入口, 但是去程的黑暗中最後完全沒找到..

黑暗中硫氣孔還是在噴煙,疵疵聲響跟硫磺味道中,
頭燈掃到之後是像是空飄灰燼的灰濛濛的一片,
一種很奇妙的視覺感受..

中間枚樺可能因為今天身體狀況不佳, 就把包包交給偉誠背了.. 0.0



04:11左右到達第一個大休點, 小油坑觀景台,
這邊的夜景好漂亮阿!! 不過比起大屯山還是差了一截...
自從上次一個人衝上大屯睡覺結果被雨淋下來後,
就還是很想再揪個大屯夜景團上去阿....
不過一直沒有時間也拉不到有興趣的人....


在觀景台拍了好些夜景照後, 轉頭發現弦月低掠在七星山主峰左邊獵戶座在右邊天空閃耀,
就也很開心的拍了一張,
我們在小油坑時還在討論說沒看到月亮, 原來被七星山擋住了 ...

這時主峰對面天空開始亮了..
有點擔心會趕不到日出, 我們就加快腳程前往..
路上有稍微確認一下去七星錐的路口位置...


04:53 終於到達主峰...

東方的天空仍然黯淡,
不過在金山萬里外海上邊的天空有一抹很醒目的紅,
所以太陽..應該在那邊吧....


這樣的天氣是很不錯的
我上過七星山也大概有七或八次吧..
裡面大概有五或六次都遇到起霧或下雨..
前年也專門為了拍日出而揪了一團凌晨衝上來過..
上山後也是起大霧..
雖然清晨雲霧中的陽明山顯的更有靈氣..
╮(╯_╰)╭ 但那次的日出只是一個灰白色的小白點而已 >"<~
https://picasaweb.google.com/115090915322719723099/090712#5357762558746512658


今天上來的時間很剛好.
我以前在頂樓拍天光時也都是以紅色朝霞為暗號..
當天空出現紅色時就是背相機腳架衝上頂樓的好時機了..
看來今天可以紀錄一整個日出的過程...

一開始是一抹紅色的朝霞晨光

然後漸漸的整片天空變成紅黃藍粉紅交錯的彩色,
在到藍白天空下間有亮紅或亮黃的彩雲....



然後... 05:27 太陽終於從海平面上方一點的第一層雲透了出來,光耀大地....



而海上有著一艘艘的漁船,把陽光照耀的海面下點綴的更有意境...


一般來說日出就是等那十分鐘....
過了後天空大亮,天色就變成那很正常的藍色了...
也就沒什麼特別好拍的了...
而今天的日出,
在海平面上不遠有一層雲, 在上去一點還有一層雲,
當太洋從第一層雲升起後不久,就被二層雲遮住..
也就沒這麼漂亮了.....

而此時枚樺跟偉誠好像已經泡完第一輪飲料也喝光了....
正準備繼續用保溫水來泡泡麵....

然後剛剛拍攝的中間,還有個大叔爬上來,
我有邊拍邊跟他聊聊天,
他說昨天的天氣更棒...
今天遠方還略有薄霧, 比昨天略差一點...
不過今天的日出我也算是滿意了就是..

邊吃泡麵邊聊天...
好像偉誠有講到太陽還會從第二層雲升起吧..
那樣應該算第二次日出嗎?
所以我跟相機也就開始期待有第二次日出的景象...
後來想想不就是太陽從雲跑出來嗎 ( ̄_ ̄;)

不過第二次的日出也有他不錯的地方...
太陽把他下方的海面照成一片金黃的閃耀非凡,
剛好那正下方的海域的小船還在,
搭起來拍實在是很不錯.....






等太陽也升起到一定程度了...
四周的山景也越來越清晰明亮....
拍了幾張草坡跟山景..
突然覺得以前有起霧或小雨日子上來那種雲流或霧氣在山頂飄忽的感覺更有一種氣氛阿
果然是不同的天氣上來都會有他不同的美麗...
不過今天這些缺乏氣氛的照片, 可以拍得很清楚就是...

由於今天之後要去七星錐...
除了枚樺在濃霧天跟團去過以外..
我只有從衛星地圖觀察路徑過..
所以就從主峰的至高點往該方向觀察...
發現原來路跡跟地點都很明顯耶...
七星錐基本上就位在七星山主峰東峰跟南峰中間的平緩區域...
上面有兩個較大凸起物...
其中只有一個算是錐形,算是很醒目的目標....




我在至高點把相關地理位置跟路跡全記起來..
應該是不用怕迷路了..

另外旁邊還有清晰的路跡通往七星山南峰...
所以我們決定南峰也要前往一探....
為了避免草叢跟樹林中的露水潮濕,
我也換上風衣跟把衣著調整為全包覆的防水跟快乾裝備...

原本我打算等到 6:30在下山...
讓太陽把草叢中的露水曬乾一點再去走...
不過大家覺得左右無事..
就提早下去了.....

下山前先遇到了一個大叔..
也是聊聊天 然後互相幫忙拍照....

之後整裝要下去時...
又出現了兩隻竹雞... 超可愛的...
看那個size, 我想凌晨走小油坑上來時聽到的動物聲可能就是他們的同伴吧 XD



下山後很快的到達了七星錐叉路口....

進去後就是比較像是真的爬山的路徑,而不是步道了..
不過路徑很清晰明確,活動範圍區塊也很清楚,
所以其實有點經驗就不用太擔心會迷向跟迷途, (但迷路跟走錯路是有可能的...)

上去七星錐還需要攀爬一些石塊...
基本上還蠻好玩的...

錐頂的視野當然也不錯...
不過僅剩往紗帽山方向,
被東峰主峰跟南峰檔掉了不少區塊...



我對七星山南峰其實有點興趣,
因為主峰朝台北方向被南峰擋住,
因此到達南峰頂理應視野大開...
但是整個南峰看起來都是芒草...
我猜山頂可能是被芒草所覆蓋所以站在那邊什麼都看不到...
抱著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心情,我們往南峰出發了.....


南峰的路跡雖然也很清晰,
但是很明顯的更少人走,
兩邊芒草夾道掩來,已經需要撥草而行了...

而清晨的露水豐富,
這個草原..應該算是過飽水的草溶夜吧...
我下半身是快乾褲,很快的就全濕透了...
不過這樣比較涼快!

往山頂攻的路線,
與其說是在爬山, 不如說是在游草...
就是不斷濕漉漉的撥草前行,
不過比較要注意的是山路中有不少石頭會造成濕滑與落差區,
這些在後來下山時很容易讓人跌倒...
不過有登山仗的話就真的很方便....

最後游到山頂了...
在草叢中找到了南峰基石...
跟我想的一樣...
山頂就是一堆草,視野被草遮蔽..不很漂亮....

不過再往前探,南峰往竹子湖方向過去一點有顆小的獨立岩
站上去風景就還不錯...
在主峰時被遮住的關渡方向已經可以看見...
不過大屯山還是擋住了一些視野...
想要看絕佳的台北風景還是要上大屯吧...



之後就下山...
到小油坑觀景台大休...

枚樺似乎游草游的頗疲倦,
他倒在大太陽底下的觀景台睡了20min,
而我跟學弟就在那邊欣賞風景隨便聊天....

之後下山時又遇到一隻竹雞...
這裡的竹雞跟台大醉月湖的鴿子沒兩樣....
明明旁邊有草叢可以走... (鴿子是可以飛)



但他們很喜歡看到人靠近後沿著人走的步道走...
邊走還邊回頭看著你一副 "糟糕~ 人來了..快跑.." 的眼神...
如果你停下來拍他,他還會停住看你一副 "你怎麼不來追我"的眼神...

就這樣跟那隻竹雞玩了好一段路....
他才跑進草叢去...

我們下一個目標是七星池....
他的入口處是一個神秘地點..
上山時我有留意過卻找不到....

下山時我找到了....
不過此時太陽高昇..已經頗為炎熱..
我叫大家在路口等我,我先行進入這個分支探路,

走起來路跡雖然也是清晰但比南峰更不明顯些,
兩邊的草更為乾硬, 而且就我之前衛星地圖的判斷上走這個小徑可能要高繞一下,
後來考量大家的疲倦情況,還有我也很想下山吃冰"重點"的情況下,
我們就放棄了七星池探險,
直接殺下山去服務中心買冰吃....
結果太早下來旅客中心還沒開.又等了一下才開...



吃完冰後帶大家去文化大學吃早餐...
我非常想念上次晨爬下來吃的晨華早餐...
有超好喝的鮮奶茶....

只是今天到的時候快十點了
剛好趕上老闆娘收攤....
雖然沒料了,但是老闆娘還是請我們一人喝了一杯奶茶..
超好喝的! 然後我們就心滿意足的下山去.....

下次我要來揪個早爬七星池 或是天母古道晨走...
以晨華早餐為終點來吃早餐 XD


下山回到台大已經十一點了...

想到剛剛承德路上毒辣辣的太陽...

就馬上去冰箱拿了絲瓜凝膏來敷手...

╮(╯_╰)╭ 倒也不是我愛保養啦..

只是那罐我買了六年了還沒用光,感覺應該要快點用光才對 Orz







2011年7月26日 星期二

七星夜踏 望日觀星 (活動介紹)



小油坑口看流星, 七星山頂望日出,箭竹林找金字塔,竹子湖邊等公車..






就是關於周五的七星山金字塔團阿,下午跟研究室學弟妹討論還有參考最近天氣後決定採取我上面那個四句聯模式進行....

===路線規劃描述 ===================
集合時間是凌晨兩點,在台大物理館, 然後騎車或開車前往小油坑,預估三點到,

然後爬台北市第一高峰七星山,因為周五正巧遇到寶瓶座跟魔羯座兩個流星群極大期,

所以在小油坑或是山腰的觀景台可以休息停留來賞流星跟拍流星, 到達山頂後估計是天亮時分,

然後在七星山頂煮早餐吃(或採保溫瓶帶熱水沖泡模式), 踩在台北市的最高點,邊吃早餐邊賞日出,

天亮後約六七點,從小油坑側下山,在觀景台附近切箭竹林去探險傳說中的七星山金字塔,

看完後可選擇原路回小油坑,或是切到竹子湖一帶找公車搭回小油坑牽車...

(然後我其實很想順便去大屯山拍夜景阿.. 0.0 被以出發時間過早遭到否決)
================================

然後開個簡單的裝備表:

0. 衣著必須著長袖長褲全包覆鞋並準備帽子跟防曬,可以的話也帶個工作手套, 山頂比平地冷很多,故衣著要注意山頂的包暖跟收納方便.

1. 水 600~800ml
2. 餅乾跟點心 (行進糧跟早餐用)
3. 手電筒.. (必備)



大概醬...

2011年7月22日 星期五

台北滷肉飯之旅-2~~ 滷肉飯美食週(規劃)


(照片為金仙滷肉飯)

連續三天一天四餐只吃滷肉飯大概只有小耿我才會做這種事情..
比較正常人一點的規劃大概就是要一次吃一家店..吧?! (正常人的心裡比較難猜耶)

所以這個是揣摩正常人會感興趣的滷肉飯美食週規劃...

1. 北投矮子財滷肉飯
簡介: 傳說中台北最好吃的滷肉飯,除此之外,北投市場另有好吃的排骨酥,便宜大碗的蔡元益紅茶,
另外從日治時期溫泉鄉歷史淵遠流傳下來的北投酒家菜系統, 也是一個北投地方美食特色,
但我也不知道酒家菜要去哪邊吃就是... ╮(╯_╰)╭

附註: 除了吃北投美食外,還可以搭配逛北投溫泉公園,或是走三磺三谷團參觀北投區三種火山溫
泉,或是走丹鳳軍艦路線,眺望午後的關渡平原,然後在軍艦岩看夕照跟賞夜景...


2.雙連滷肉飯系統
簡介: 我還是沒查到雙連滷肉飯的歷史,不過圓環老店的三元號,龍鳳號,龍緣,還有雙連滷肉飯皆屬
本區名店, 有名的連鎖店鬍鬚張也是雙連滷肉飯系統出身, 而這些名店,在這邊都吃的到. 就
把他全吃了吧~!!! 如果吃到入夜的話還可以繼續吃寧夏夜市,

附註: 吃這一區的話可以租腳踏車騎河濱步道一路晃到大稻埕碼頭,然後逛一下大稻埕老街區在去
吃, 大稻埕區是台北很早期發展的港口地區,這邊的歷史文化應有許多可看性(但我還沒查就
是)

3. 中正紀念堂金峰滷肉飯
簡介: 就是好像有名氣的滷肉飯,我上次吃他是九年前? 但聽說滷蛋很好吃,

附註: 可以順便逛中正紀念堂? 附近是台北的城中區,是古台北城的核心,自清嶺日治到民國的政商
中心都在這, 所以也有很多文史的東西直得一逛...


4. 公館嘉義雞肉飯跟水源龍記號
簡介:丁洲路好吃的嘉義火雞肉飯,還有公館水源市場的龍記號滷肉飯..

附註;公館沒什麼好吃的, 不過因為來公館可以順便逛逛寶藏巖國際藝術村,所以可以來逛逛藝術村
之後大家來吃吃滷肉飯吧, 寶藏巖是公館的小觀音山後背一個很像異次元世界的與世隔絕聚
落, 這幾年因為變成藝術村之後稍微親切了一點,很適合喜歡建築跟藝術或是廢墟美學的人
來一踏,搭配河濱步道,是一個很不錯的散步路線..


5. 景美大橋頭滷肉飯
簡介: 景美吃滷肉飯就要來大橋頭,大橋頭吃滷肉飯就要加荷包蛋, 這是來景美吃滷肉飯的定律!
來逛景美夜市如果少吃了大橋頭滷肉飯這一味,不失為是一種遺憾阿,尤其是三五朋友一起
來,在點個小菜吃完去夜市逛逛買飲料然後到公園或山頂聊天唱歌追貓追狗被貓追被狗追,
是悠閒逛景美夜市的好模式

附註: 景美旁邊有仙跡岩,是個夜景還OK的小山頭,另外也可以從公館走河濱步道一路到景美,都
是不錯的散步運動路線,附近的世新大學所在的翠谷,是台北唯一的山谷大學,裡面有賣滷味
的一之軒麵包店,都是吃滷肉飯之餘可以順便逛的景點




台北滷肉飯之旅-1~~ 捷運淡水線瘋狂滷肉飯Day(規劃)


(照片為大橋頭滷肉飯)

這是一個要對滷肉飯跟滷肉飯所具備的文化很有愛的人(ex:小耿)才會進行的計畫...


1. 午餐-北投市場矮子財滷肉飯,
首先是一大早去北投溫泉公園逛逛,快到中午十一點左右就衝北投市場去吃傳說中台北最好吃的滷肉飯,當然還有新市街47號排骨酥跟乾麵,還有蔡元益紅茶,吃完之後散步回北投車站,上捷運往雙連站出發。

2. 下午茶-雙連滷肉飯系統:
雙連地區似乎以滷肉飯聞名,有名的連鎖店鬍子張即在雙連發跡,詳細的雙連滷肉飯歷史雖然發文的現在還沒考證,不過搭配圓環老店三元號,龍鳳號,龍緣等老店, 還有雙連滷肉飯,應該會是一個很豐富的滷肉飯之旅...,

3. 晚餐-中正紀念堂金峰滷肉飯+公館商圈嘉義雞肉飯跟水源市場龍記號滷肉飯..
公館無美食是每個台大人應該有的基本認知,不過硬要挑出來的話,汀洲路的嘉義火雞肉飯 跟水源市場的龍記號滷肉飯應該是還可以推的,然後必面大家吃不飽或吃太多沒運動, 或許可以吃個中正紀念堂的金峰滷肉飯, 然後散步到公館吃...,吃完後繼續一路散步到景美 ...

4. 宵夜-景美大橋頭滷肉飯
景美吃滷肉飯就要來大橋頭,大橋頭吃滷肉飯就要加荷包蛋, 這是來景美吃滷肉飯的定律!來逛景美夜市如果少吃了大橋頭滷肉飯這一味,不失為是一種遺憾阿 ,所以滷肉飯Day的終點是景美大橋頭滷肉飯,吃完之後可以來夜爬仙跡岩把一天吃的熱量都運動掉, 下山繼續吃甜點....

然後滷肉飯行程就結束了,接著要怎麼續攤再議.. XD!








2011年6月8日 星期三

2011再探筆架連峰活動單


(從北宜公路眺望筆架連峰)


活動名稱: 筆架連峰練走團

集合時間: 2011 0611 08:00 新店捷運站 (逾時不候唷,遲到者推薦你自己搭公車去烏來玩 XD)


路 線: 新店捷運站 ==(綠12公車)==>; 栳寮 ==(走路)==>;綠豆湯亭 ==(筆架連
峰/\/\/\/\)==>;石碇(吃臭豆腐餐,馬告香腸,...etc.) ==(公車)==>;台北
也就是早上在新店捷運站搭公車到栳寮,然後走栳寮產業道路到二格山與筆架山中間的綠豆湯亭鞍部,開始走筆架連峰, 經過筆架山炙子頭山, 西帽子岩?, 走到石碇,然後在石碇吃臭豆腐餐,逛一逛, 在搭公車回台北.

ps: 栳寮到石碇約全程約6.5km,
從鞍部開始到石碇的5km路線,中間有不少要攀爬岩塊的陵線路線, 還有草木茂盛的樹林
這不是非常簡單輕鬆的路線, 所以別太小看他, 不過其實也不是什麼難的路線, 亦不用太過在意,

(參考地圖)



裝備建議:

地理概況: 筆架連峰是台北三大岩場之一,有許多岩塊要爬,該地區亦為森林地形,蟲蛇出沒,
時間為六月的夏季,天氣可能酷熱,參考中央氣象局資訊,本週末天氣預報為多雲
午後短暫陣雨.

衣著建議:
a. 全包覆類可登山的運動鞋
b. 長袖衣褲(不怕髒不怕磨的)
c. 帽子 (遮陽用)
d. 工作手套(攀爬用)
e. 輕便雨衣(防雨),
f. 其他防曬工作(防曬)

食物飲水:
a. 行進糧若干 (餅乾類,可跟大家分享的為佳)
b. 行進水 (600~1000cc)
c. 杯子跟餐具 (我會多帶泡麵跟公用水, 如果要煮正餐跟泡茶也是OK的)

其他裝備(建議選項):
a. 地圖 (其實我也不會帶 "汗")
b. 頭燈或手電筒 (用到的可能性沒有很大,但列為建議攜帶選項,)
e. 悠遊卡跟錢包還有證件,
d. 相機
e. 手機
f. 個人醫療用品

大雨備案:
a. 出發時下大雨
(解散)

b. 到新店捷運站時下大雨
(在碧潭逛逛走對面的和美山步道,或搭車去烏來或坪林 或是解散)

c. 在栳寮遇到大雨
(等公車去石碇或坪林玩)

d. 上筆架山前遇大雨
(撤退回綠豆湯亭鞍部,選擇撤回栳寮,或走二格山猴山岳去貓空)

e. 筆架山到炙子頭山前與大雨
(炙子頭山撤退到深坑)

備註:

2009 0214 我去爬的相本 (那次時間太趕, 從炙子頭山撤退深坑)